前段时分,小雷自购了一副雷鸟 V3 智能眼镜ed2k白石茉莉奈,开启了对于智能眼镜的「新宇宙」。但在购买雷鸟 V3 之前,小雷其实还有一个备选——由小米在 2024 年 3 月推出的音频智能眼镜 MIJIA 智能音频眼镜悦享版。
天然,终末小雷如故聘任了领有拍摄功能的雷鸟 V3。但错过米家智能眼镜也虚假足是一件赖事——3 月 24 日,小米追究上线了全新的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其实从功能上看,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较上一代的升级并不大,雷同是音频决策的智能眼镜。但在谋略上,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在上一代的基础上,作念出了不少的更正。
图片起首:小米
率先,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瘦身」后果号称权贵:眼镜整机分量冲突了智能眼镜「30g」大关,惟有 27.9g。要知谈小雷我方使用的非智能眼镜都有 31g。光是在分量限度上,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就甩来了雷鸟 V3、Meta、拍拍镜等居品一大截;即使和同属音频眼镜品类的界环比较,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也涓滴不落下风。
至于智能眼镜容易损坏的搭钮部分,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也改用了「钢琴超弹搭钮」,不错灵验裁汰眼镜「夹头」的不适感。镜腿也经由了再行谋略,最薄处惟有 5 毫米,不会出现传统智能眼镜那种「卡耳朵」的情况。
至于功能方面的更正,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并莫得带来太多的惊喜——除了新增的灌音模式外,其余功能都和上一代居品保执一致,比如语音播报、小爱叫醒。售价方面,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订价 1199 元,众筹优惠价 999 元。
天然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咫尺还处于众筹阶段,但从居品页面的细节中咱们不出丑出,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依旧出自国内闻名的智能眼镜企业——蜂巢科技之手。事实上,小米上一代米家智能音频眼镜雷同来自蜂巢科技。
而在为米家代工智能眼镜以外,蜂巢科技还计瓦解我方的「自营」智能眼镜品牌——界环。不错详情的是,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这个谋略,在不久后还会出咫尺界环的居品上,掀翻音频智能眼镜的「换代」潮。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界环发力音频决策智能眼镜,是因为蜂巢在该界限亦有丰富的技艺积蓄。但对小米而言,智能眼镜自己即是挂在米家(MIJIA)而不是小米品牌下的居品,米家并莫得界环这样重的「偶像背负」,为什么小米依旧聘任在音频智能眼镜界限发力,而不是像闪极一样,用「拍摄智能眼镜」为我方的智能眼镜居品试水呢?
在我看来,原因轻便不错分为三点。
率先是技艺难度的挑战。即使依靠供应商「贴牌」,作念一副好的智能眼镜依旧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凭证小雷在 CES 2025 上的不雅察来看,尽管智能眼镜终局品牌有好多,但背后提供技艺决策的品牌来来且归都惟有那么几个,而他们的居品在完成度方面都只可算是「狗苟蝇营」。
昨年年底仓促上线,收尾在岁首就收到普遍差评的闪极拍拍镜即是最佳的例子——即使市面上领有锻真金不怕火的射频供应商,但闪极仍有主见交出一款根柢「没法用」的居品。
对闪极来说,智能眼镜只是玩玩看的试水名目,「黄了就黄了」,并不影响其在充电界限的品牌口碑。但小米和闪极不同,即使有米家这个生态链品牌看成缓冲,其在智能眼镜界限的用户评价也会平直影响到小米我方品牌的用户风评。更无须说小米我方也在准备作念「小米智能眼镜」了。
老色哥首发对小米来说,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其实更像一个填补生态位的居品。对于这种「占位」居品来说,不出错,不把口碑搞坏,才是最枢纽的事情。
其次是价钱方面的成分。在之前著作中,小雷依然先容过智能眼镜的三个功能阶段(音频智能眼镜、拍摄智能眼镜、可视智能眼镜)了。就咫尺市面上的居品来说,拍摄智能眼镜的价钱普遍在 2000-3000 元的区间内;而音频智能眼镜的价钱要低得多,基本都在 1000 元以下,部份界环居品更是来到了 700 元的超廉价位。
而界环在国内智能眼镜界限"断档"的销量也不错证实,在可视、拍摄智能眼镜功能错落不都的大环境下,功能更浅易、价钱更低的音频智能眼镜才是大多数用户的率先。
终末是功能方面的洽商。除了剑走偏锋的闪极外,咫尺市面上锻真金不怕火的智能眼镜平台惟有高通骁龙 AR1 这一个,而凭证高通的居品节拍,下一代 AR 芯片高概率会在本年上半年定型,于 10 月的骁龙峰会追究发布。在这一时分点,小米也弗成能发布一款半年后就逾期的居品——凭证艾瑞的探望证实,国内用户更换眼镜的周期普遍为 18 个月。
在这一难过的时分点,将智能眼镜看作下一个风口的小米势必会将重头戏放鄙人半年的 AR2 眼镜上。至于上半年的米家音频眼镜,只须能保执住品类热度、不带来负面音信就行。在这种情况下,音频眼镜昭彰是最保障的门路。
天然了,即使小米确凿鄙人半年拿出 AR2 智能眼镜的新品,其告成之路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科罚。而其中最中枢的问题,天然是将来「小米眼镜」的价钱。
自从创立以来,小米一直以「价钱屠户」的形象示东谈主,依靠极致性价比和塌实的供应链上风赶快大开市集。但小米价钱屠户的特质更多的如故体咫尺锻真金不怕火市集环境下,对于智能眼镜这个满盈新的、供应链与败坏群体都还未锻真金不怕火的新品类,小米还能络续价钱屠户的称呼吗?
就小雷个东谈主来看,至少在第二代居品出现之前,小米「价钱屠户」的门路都难以买通。
率先,骁龙 AR2 代表了当下 AR/VR 标的最前沿的技艺门路,芯片模组资本较此前的骁龙 XR2 或 AR1 势必更高。即使小米不选用披露决策,只搭载最基本的录像头,整机资本都不会比 Meta RayBan、雷鸟 V3 等居品低。
另一方面,小米智能眼镜要濒临的是一个不锻真金不怕火的 AR 市集,因市面聘任较少,通盘居品都会被用户「荟萃火力」,用放大镜少许点凝视,容错率却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小米难以缩减资本、用「性价比」的花式大开市集,必须先在中枢技艺和供应链方面插足巨大的资金与元气心灵。
其次是供应链的问题。尽管小米背靠稠密的手机居品线,已在可衣着市集积蓄了相等范畴的出货量,对上游模组供应商领有较强的谈话权。但 AR 智能眼镜与手机、音频眼镜不同,居品形态和坐蓐工艺都愈加复杂。即便小米能把硬件资本降到相对可不雅的水平,仍需插足普遍资源在软件算法和互动交互上,而这些又是短期内难以速成的法式。
在理念念情况下,小米不错凭借浑厚的供应链和资金实力拿到更具上风的 BOM 价钱,进而完结相对亲民的订价,撬动更开阔的败坏者需求。但若技艺、资本和市集训导出现任何一环的短板,最终呈咫尺败坏者眼前的居品体验就可能不达预期,进而折损小米的品牌口碑。
而从通盘这个词智能眼镜行业的角度看,咫尺行业试验的痛点仍是「功能跟不上预期、价钱远超预算」。对有望更动智能眼镜行业的小米来说,惟有当居品体验与性价比都不再只是是噱头后,智能眼镜才可能迎来实在的各人市集,这场「大佬分羹」的市集争夺战才会实在开动。